经济学家林毅夫曾经感慨的说:“穷人把钱存入银行,实际上是补贴富人”。所以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:穷人喜欢到银行存款,富人喜欢到银行贷款。
穷人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,就是只喜欢银行存款,不喜欢投资各种理财产品,究竟是为啥呢?

1、安全是穷人的第一大追求
先说说我们家的例子。我的老爸是一个标准的农民,今年六十多岁,是大家口中的穷人。每年风里来雨里去,种上几亩薄田,卖出点种的粮食,除去化肥、农药、耕地、浇地的各种成本,能赚上几千块钱,加上每年过年我给上一些孝敬钱,到了年底能余下万元。
有一次,我很好奇的问他,你把钱放哪儿了?老爸说都放银行了,存的“死期”,三年的——一直都是存款,不懂别的,再说咱也不敢把钱存在别的地方,去年你表姑就被骗了十几万。
我听了没吭声,也没敢劝他去投资点别的。
我们家经常请的小时工,专门做保洁,每个月收入其实很不错,除了给孩子寄点生活费,能积攒下不少钱。有一次跟我们聊起来天,她说现在把钱都放在了存款上,以后攒的多了,给孩子买套房子。
我问她,你为什么不做点投资,现在存款的利息那么低,你是咋想的呢?
她说,投资别的理财产品有可能亏钱啊,我又不太懂,只要保本就好了,本钱不损失,存款挺好的,再说了,银行都是国家开的,也不会跑,多么安全啊。
在他们的口中,“安全”是第一位的,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正好满足了他们最大的需求。

2、穷人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和知识
我的客户老王,则是另外一种想法。
老王在大城市打拼了很多年,除了利用银行贷款买了几套房,每年还有几十万的净收入。他把手里的资金都投资了出去,股票、基金、黄金都有涉及。
你要是问他怎么想的?
我可以代替他回答:银行存款其实有不足,就是在享受安全性的同时,牺牲了收益性。银行存款的风险较低,收益不高,很难低于物价普遍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。
从投资的角度来说,通过购买各种理财产品,把钱分散出去,做一些资产的配置,能够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同时,还能获取一定的收益,俗话说就是钱生钱。
作为有钱人,也不完全的排斥存款,也会投资一些大额存单,也会保留一定的存款,但是大部分钱都投资到各类理财产品中。
富人想的是,如何让钱生钱,穷人想的是,如何保住钱,二者的思路不一样了。
同时,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,缺乏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,也缺乏足够的金融投资素养,真的还不如直接储蓄更加方便。
小财多次引用过一个数据:根据央行调查报告,中国人在投资知识调查方面的平均正确率为54.77%。其中,仅有三成不到的消费者能够识别各类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大小。而低学历、低收入群体在金融知识、技能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与高学历、高收入群体差距很大。
也就说,穷人其实对投资更加缺乏了解,也缺少了解的途径。
基于以上两个原因,穷人追求安全,同时对投资缺乏了解,所以喜欢存钱,不爱投资理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