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接近50%,高中学生总体近视率达80%以上……历时近4个月,惠州市教育局结合学生年度健康体检同步完成了对全市1332所学校、近百万中小学生视力的普查,并于近期公布了相关情况。数据还显示,受疫情影响,2020年惠州个别县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比2019年整体上升5—7个百分点。
去年,惠州市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领导小组后,教育部门率先出招,通过成立惠州市教育系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、设立近视防控工作站等方式,构建起五级防控体系。此外,惠州市教育局面向学校、学生以及家长发布了“近视防控10条”,全方位普及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。
大排查
高中生近视率达80%以上
2019年印发实施的《广东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提出,到2030年,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,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,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%左右,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%以下,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%以下,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%以下。
为了摸清底数、全面掌握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,惠州市教育局自2020年9月开始结合学生年度健康体检同步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视力大排查。历时近4个月,普查了全市1332所学校(988所小学含教学点、271所初中、42所高中、15所中职学校及部分大专院校和幼儿园),共计971922名学生。
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020年惠州个别县区中小学生近视率比2019年整体上升5—7个百分点,形势不容乐观,防控任务十分艰巨。”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是惠州首次对全体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大排查。通过这次排查,惠州建立了全市中小学生眼健康视力数据库,实现了“一人一档”。
从数据上看,惠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接近50%,学生近视从低年级向高年级上升趋势十分明显,高中学生近视率更高达80%以上。“各个阶段的近视率接近国家、省内的平均水平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这次排查发现8—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近视率上升十分明显,同时乡村孩子的近视率增长较快。
为做好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,按期完成国家、省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,目前,惠州市教育局已成立由教育部门、医疗卫生机构、专家组成的惠州市教育系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了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目标。
给指引
校长是学校近视防控第一责任人
为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的近视防控知识,惠州市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,组织编写了《近视防控·学校10条》《近视防控·学生10条》《近视防控·家长10条》,在国家、广东省等方案指引的基础上,梳理出在近视防控上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做法,为不同群体提供指引。
其中,“学校10条”提到,学校方面要加强视力健康管理,校长是学校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,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强化户外体育锻炼,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。还要加强考试管理,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,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,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。
“家长10条”提到,要树立近视“可防、可控、可矫正、不可治愈”的基本观念,学习并掌握科学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知识。同时,要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家长不做“手机控”“电视控”,积极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,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。此外,要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,做到早发现早干预,积极引导孩子到户外阳光下进行活动或体育锻炼,“目”浴阳光,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。
“家庭和学校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两个重要阵地,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近视预防。”教育部门希望形成家校合力,构建“政府起主导、部门齐配合、专家来指导、学校抓教育、家庭要关注”格局。“接下来我们将压实学校责任,落实近视防控有关工作,开展爱眼护眼宣教,将近视率和体质健康达标率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。”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■声音
小儿眼科专家陈孝琼:降低近视率需要全社会关注重视
惠州市教育系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,副主任医师,中山大学眼视光学硕士、小儿眼科专家陈孝琼介绍,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,除有遗传因素外,户外活动时间不足、睡眠时间不达标、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、不正确坐姿、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因素均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。
“特别是疫情之后,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近视率在上升。”她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眼睛出现问题,一定要寻求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,因为孩子自身眼睛发育问题,可能存在假性近视,这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辨别。
“家长要树立科学防控观念,不要被一些虚假宣传蒙骗。”她提到,在惠州的周边城市,比如珠海、深圳等在近视防控方面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做法。她呼吁,降低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,需要全社会关注和重视,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人、财、物各方面予以支持。
南方日报记者 谢志清